中外多國聚敦煌建言獻策 助推文化交流平臺建設
14日,絲綢之路(敦煌)國際文化博覽會準備工作會在敦煌召開,旨在為計劃于2016年8月16日舉行的首屆博覽會做好準備。
今年3月,中國官方發(fā)布的“一帶一路”愿景與行動提出要舉辦此項會議,這是與深圳國際文博會、中國—東盟博覽會、中國—阿拉伯博覽會等并列,突出文化為主題。同時,這也是唯一明確新增的區(qū)域性、國際化合作平臺。
當日,來自法國、意大利、泰國、伊朗、巴基斯坦等絲綢之路沿線32個國家文化主管部門及駐華使領館代表,和沿線中國省市代表共百余人聚集敦煌,為這項會議建言獻策。
根據(jù)規(guī)劃,該博覽會為國際化、高端化、專業(yè)化的國家級文化博覽會,未來將成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、絲綢之路經(jīng)濟帶建設的重要支撐。
文化部對外文化聯(lián)絡局局長謝金英表示,歐亞四大文明曾在甘肅敦煌交匯,并在此地被燦爛地表現(xiàn)出來,選擇在甘肅敦煌舉辦首屆絲綢之路文博會,對于恢復古絲綢之路文明多元共融共生的世界景觀,推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地區(qū)的文化對話交流,搭建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平臺,意義深遠。
謝金英建議,文化是促進各國、各地區(qū)、各民族、各宗教之間互信互利、合作共贏的橋梁和紐帶。因此,首屆文博會在設計上站位要高,在發(fā)揮平臺作用的同時,充分吸收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深度參與,擴大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輻射力。
“讓我們‘重啟’絲綢之路,實施范圍更廣的文化交流活動。”法國駐華使館文化處項目官員奧薩·拉蓉對博覽會充滿期待。她說,擁有大量文化遺產(chǎn)的甘肅占據(jù)著絲綢之路重要路段,我們應該深化交流與合作,繼續(xù)啟動一些文化遺產(chǎn)保護項目。
白俄羅斯駐華使館文化參贊饒賽佩表示,首屆博覽會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和各民族意義重大,這對各國通過頻繁的人文交流,實現(xiàn)和平共處和友好往來提供了機會。處于歐洲中心和絲綢之路上的白俄羅斯,將為絲綢之路的輝煌發(fā)揮應有的作用。
“文化相交,才能人心相通。”甘肅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范鵬認為,只有文化先行才能讓絲路沿線各國的商貿(mào)往來更通暢,比如舞蹈、繪畫、雕塑、建筑等不需要翻譯的文化載體,更容易被不同地域的民眾接受,這有利于各國在相互理解中共謀合作發(fā)展。
范鵬同時指出,絲綢之路文博會不應該僅僅局限于絲綢之路沿線國家,而應該敞開懷抱歡迎更多的國家參與進來,共鑄一個人類美好的文化殿堂。
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為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,學校開設有電力機車運用與檢修專業(yè)、鐵道運輸管理專業(yè)、城市軌道交通運輸與管理專業(yè)、客車車輛檢修專業(yè)、內(nèi)燃機車運用與檢修專業(yè)等專業(yè)。
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北方校區(qū)
網(wǎng)址:http://www.gsbfjx.com
校址:蘭州市七里河區(qū)華林路890號
聯(lián)系電話:400-689-0931,18089429846 QQ:2725865082
延伸閱讀:
相關熱詞搜索:多國 敦煌 文化交流 甘肅軌道|蘭州軌道|甘肅高鐵|蘭州高鐵|甘肅技校|甘肅技工學校|蘭州技校|職業(yè)中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