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載,第六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決賽開幕式在北京工業(yè)技師學院舉行。在會場,一個看起來很沉穩(wěn)的男孩代表參賽選手進行宣誓,他的一舉一動時刻吸引著媒體記者們的眼球。他就是3年前從北京大學退學,轉學到北京工業(yè)技師學院的周浩。
我們在評判“棄北大讀技校”一事時,最主要的一個評判標準應當是——子非魚,安知魚之樂?而看到周浩對于在北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學習過程“沒興趣,痛不欲生”的坦言后,再對照當事人現在“毫不后悔,很慶幸”的選擇,或許一些深層次的教育問題可以擺上桌面來談一談了。比如,學術教育真就能讓人成功且快樂嗎?技能教育,真就不能帶給人體面嗎?讀北大就一定比讀藍翔的人幸福嗎?
首先,之于周浩個人,這是一次成功而快樂的人生轉型。古自由派大師李贄先生曾云,“各從所好,各騁所長。”不是每一位高分者,都必須要接受學術化訓練和學術教育,也更不是將來必須去搞學術研究。考試分數高者,也可以接受職業(yè)技術的訓練,而且,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名行業(yè)內的佼佼者,更重要的是,樂在其中,享受于其中。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。在學術面前,技術也要有面子。青年俊才,不一定必須去了北大清華,才能證明自己的優(yōu)秀。有些時候,如果不是興趣所在,自己又在競爭殘酷的高校中,很有可能找不到前進的方向。另外,在當下,學一門手藝,也能夠養(yǎng)家糊口,干得好,也有可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近日,《中國演說家》節(jié)目之中出現了一位“快遞哥”,他沒有高學歷,但憑其辛勤勞作卻換來了“和馬云一起去紐約撞鐘”的榮幸。足以見得,不讀北大,選擇從一些看似卑微的崗位與工作做起,也有可能大獲成功。
周浩的人生故事,放在高等教育語境里,也是一個嚴肅的命題——我國的高校,培養(yǎng)的都是學術型的人才,畢業(yè)時都要寫學術型論文,可是,社會每年真的需要700多萬的學術型畢業(yè)生嗎?近代思想家梁啟超曾在《飲冰室書話》的“學與術”一篇中,對“學”與“術”進行過這樣的描述——“則學也者,觀察事物而發(fā)明其真理者也;術也者,取其發(fā)明之真理而致諸用者也。例如以石投水則沈,投以水則浮。觀察此事實,以證明水之有浮力,此物理學也;應用此真理以駕駛船舶,則航海術也。”“學”與“術”,分屬于學術研究的不同層面,不應該厚此薄彼。高等教育只教“學”,排斥“術”,顯然偏頗。
高等教育一條腿走學術化路子,已經拖累了我國諸多青年俊才。21世紀教育研究院發(fā)布的《2014年教育藍皮書》顯示,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初次就業(yè)率為78.1%,高于“211”和“985”;工資方面,高職學生平均起薪3291元,“211”高校3157元,高職學生也略高于重點大學的本科畢業(yè)生。這進一步說明,當下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經嚴重脫離了社會現實。值得期待的或許是,近日,有教育部官員稱,我國“211”高校的部分專業(yè)將要轉成職業(yè)技術教育。
感謝周浩用他一個人執(zhí)拗而成功的成長經歷,還原了技能教育之于人生、之于社會的價值所在,這件事,讓我國技能教育長足了面子。長期以來,讀大學、考研究生、考博士的學術化教育路徑,是許多家庭最信賴的成才模式。但是,如果北大清華之路不是青年人喜歡和認同的道路,即便是再體面,在內心里也可能是痛苦不堪的。
技能教育有了面子,還遠遠不夠。前段時間,伴隨著整個網絡對于“學習挖掘機技術哪家強”的調侃以及對于藍翔技校的挖底,公眾知道了一所實力強、就業(yè)率高的民營技校。但是,這樣的優(yōu)秀技校還是少之又少。同時,社會意識里,讀技校仍然不如讀大學有面子的思想也是根深蒂固。因此,我國的技能教育,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
蘭州技校首選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。甘肅北方扶貧技工學校是全國重點技工學校,我們?yōu)槟峁┯嬎銠C應用技術,移動通信技術,焊接技術與工程,電梯安裝與維修,石油化工技術,學前教育專業(yè),烹飪與酒店管理,數控專業(yè),汽車維修與駕駛,鐵道交通運營與管理專業(yè)及國際郵輪,3D打印技術專業(yè) 無人駕駛專業(yè) 智能天梯等專業(yè)
電話:400-1005-285 15593835238
校址: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(qū)文化宮華林路二馬路
延伸閱讀:
相關熱詞搜索:蘭州鐵路技校|職業(yè)學校|蘭州軌道學校|蘭州北方學校|學前教育學校|計算機設計學校|電梯安裝與維修專業(yè)| 職業(yè)教育|高職院校|職業(yè)學校|鐵路科技職業(yè)技術學院